10t/d生活垃圾热解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编号:2024-015
一、概述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高速发展,生活垃圾的产量日趋增长,特别是农村和乡镇垃圾集中到城市固废处理系统处理,要耗费大量的中转设备和运输费用,在运转过程中还带来了次生污染。所以分散式就地处理乡镇、农村的垃圾才是出路。目前,乡镇垃圾有些采用简易就地填埋和焚烧处理,这样既不环保也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有些采用低温裂解(闷烧)和简易焚烧炉,这类设备工艺过于简单,烟气燃烧不充分剩余焦油多,环保不达标且效率低下,后期维护成本大。
为解决上叙难题,我公司多年来潜心技术与创新,以环保人高度的责任心,踏实干、实在干,本着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能源循环经济的原则,研发出高温热解气化炉+二燃室+能源利用系统,在全国多地应用并得到好评。
独创的专利炉体结构技术和独创专利二燃室技术,使设备效率高,在源头控制污染。热解气在二燃室能够充分稳定的燃烧,最高温度达到1300℃,污染物充分高温裂解。热解气化与二次燃烧不需要任何燃料和能源,达到了环保、高效、安全、稳定的能源利用。灰渣可直接填埋,能耗低,不需任何燃料,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热解气化原理:
本项目采用热解气化技术。垃圾热解气化是指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垃圾中有机组分的大分子发生断裂,产生小分子气体/焦油和残渣的过程。垃圾热解气化技术不仅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而且还能有效克服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污染问题。
垃圾热解气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初次反应阶段:在受热条件下,可燃固废首先发生一次裂解,析出挥发分/焦油/和甲烷等气体产物。初次反应阶段是造成初始反应失重的主要原因。
二次反应阶段: 随着温度的升高,大分子物质再次裂解,生成复杂的气体及甲烷、氧气。二次反应阶段可分为小分子物质二次反应和大分子二次反应。小分子二次反应是指乙烯、乙烷等再次分解为甲烷、氢气等。大分子二次热解反应是指含聚乙环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等再次裂解,分解为甲烷、苯、水、碳等小分子物质的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 二次裂解加剧, 使得气体产量快速增加。
与垃圾直接焚烧相比,热解气化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垃坡热解气化过程中,废弃物中的有机物成分能转化为可燃气体、焦油等不同的可利用能量形式, 其经济性更好;
(2)垃圾气化时空气系数较低,大大降低排烟量,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氨氧化物的排放量,减少烟气处理设备投资及运行费;
(3)还原气氛下,金属未被氧化,便于回收利用. 同时Cu 、Fe 等金属不易生成促进二噁英形成的催化剂;
(4)热解气化法产生的烟气中,重金属、二噁英类等污染物的含量较少,二次污染小,污染控制问题得到简化,对环境更加安全。
我公司热解炉工作稳定后,内部垃圾从上到下分为四个阶段:干燥层,气化层,红炭层,灰烬层。
红炭层(燃烧层):缺氧或少氧环境,无明火产生,稳定的红炭层约500mm厚,温度600℃,为上层气化和干燥提供稳定的热能。
热解气化层:干燥后的垃圾经过吸收红炭层的热能,气化产生H2/CO/CH4/C2H6等碳氢类可燃气体,在缺氧条件下,温度在500℃到600℃时,可燃气体浓度即达到最好条件。C+CO2=2CO H2O+C=H2+CO C+2H2=CH4 CO+H2O=CO2+H2
干燥层:干燥腔在炉体上部,烟气从顶部抽出,加快物料干燥。
灰烬层:红炭层的物料充分燃尽后形成灰渣,经过高温无害化处理可用于路基填料或定点填埋,正常使用后每天定时出一定灰渣。
炉腔热解气化原理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