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平台建设方案
编号:2024-016
系统实现方案
屠宰环节
屠宰进场登记
在生猪出栏时养殖管理系统将生成一张“出栏卡”,卡内存有当批次送至屠宰场的生猪编号记录。屠宰场工作人员用手持机刷“出栏卡”,将生猪数据和养殖场信息读出后即屠宰管理系统中登记待宰生猪的来源和明细记录。通过此操作将屠宰和养殖环节建立了数据连接。
分割后的数据衔接
生猪在屠宰线上将经过去头、去毛和劈半等操作,送到专卖店的是分割后的白条。本系统是通过系在白条上的RFID脚标实现的数据传递。
操作员通过手持机(或固定式读卡器)先刷猪耳标,然后生成两个猪脚标。数据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至屠宰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自动将RFID脚标和耳标的数据建立对应关系,实现追溯单元的向下传递。待分割完成后,将RFID脚标系在猪的前腿上,进入销售与运输环节。
销售和运输
肉类销售运输
系统为每位到屠宰场进货的人发行一张进货RFID身份卡,卡内存有进货人的个人信息和销售市场名称。
(举例如下:对于XXX放心肉专卖店,A店、B点的进货人就分别持有一张卡,卡内存有专卖店名称员工姓名和专卖店名称。)
在二分体猪肉销售时,通过手持机先刷身份卡,再刷当批次销售的猪脚标,从而建立了猪肉与销售的对应关系。即:哪些猪卖给了谁,这些猪将在哪里进行卖。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传给屠宰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立刻能查询当批猪肉
的出货信息。
在刷脚标的同时,将白条称重后重量通过手持机写入脚标芯片。
蔬菜批发运输
系统为每位到蔬菜种植基地进货的人发行一张进货RFID身份卡,卡内存有进货人的个人信息和销售市场名称。
(举例如下:对于XXX放心蔬菜专卖店,A店、B点的进货人就分别持有一张卡,卡内存有专卖店名称员工姓名和专卖店名称。)
在批发蔬菜时,通过手持机先刷身份卡,再刷当批次销售的蔬菜标签,从而建立了蔬菜与销售的对应关系。即:哪些蔬菜卖给了谁,这些蔬菜将在哪里进行卖。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传给蔬菜批发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立刻能查询当批蔬菜的出货信息。
在蔬菜标签同时,将称重后重量通过手持机写入蔬菜标签的芯片里面。
终端市场环节
分割销售
各大卖场、专卖店、市场等定点地方负责肉类蔬菜的分割销售,对于每片分割后的肉食品以及蔬菜与系统追溯数据的衔接是通过RFID电子称实现的。
在各大卖场、专卖店、市场安装具有RFID读写功能的电子称,每块肉类食品以及蔬菜分割时先扫描RFID脚标,将追溯编号输入到电子称中,完成称重后电子称能自动打印出一张追溯单据,贴在产品上,供消费者进行肉类蔬菜食品安全追溯查询。
肉类蔬菜追溯查询
在各大卖场、专卖店、市场设置自助查询机,查询机与中心数据库通过网络连接。消费者能够如入追溯码查询出所购买猪肉的各生产环节的记录,如猪肉是哪里养的,哪里屠宰的,谁运输的等相关信息。
多渠道追溯查询
结合当前各类IT及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依托目前已经成熟的多种信息发布渠道,建立以互联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为载体的多元化信息查询途径。
第四章肉类蔬菜追溯监管平台构成
从整体上看,《RFID畜产品质量溯系统》通过《肉品屠宰企业管理系统》和《肉品流通企业(经营者)管理系统》对辖区内肉品屠宰和肉品流通企业(经营者)进行管理,并对屠宰和流通企业(经营者)的监管RFID-IC卡进行核发和管理。
同时,平台在追溯码统一编码规则的约束下,并综合应用RFID-IC卡、智能电子称、POS等技术,通过《肉品屠宰及肉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子系统》、《批发市场肉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子系统》、《大卖场(配送)肉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子系统》、《零售终端肉品信息追溯子系统》以及《团体肉品采购信息追溯子系统》的对赌,打通肉品养殖、屠宰、流通各个环节的信息结点,实现对肉品、片猪及其分割产品进行“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
《肉品质量可追溯数据中心》提供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对各个子系统产生的肉品追溯信息、召回信息、屠宰及流通企业信息进行汇总集成,并在此数据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发布召回公告、疫情预警公告、企业违法公告等,同时通过短信、电话、市场查询终端、网站等形式向公众提供肉品追溯信息、召回信息、疫情预警信息、企业信用及违法信息等。
从技术上看,平台综合应用了RFID、RFID-IC卡登数据识别技术手段,并采用应用集成、数据集成技术,使得企业信息、可追溯信息、行业动态信息等在整个平台的各个系统中融会贯通,实现了“数出一门”。同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采用了加密手段,保障了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